英皇娱乐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公开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正文

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面对宏观政策约束增强和秋淋、渭河洪涝灾害,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突出“三区”建设和“三化”联动,及时采取一系列积极主动、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大抓项目扩投资,力保民生促和谐,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全市GDP增长15%,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28.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912.94亿元,增长30.2%,在全省占比由去年的8.2%提高到9.1%。消费总额达到271.66亿元,增长17.2%。进出口在外需低迷中实现1.74亿美元,增长2.9%。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94.4元,增长26.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3亿元,增长30.27%。万元GDP能耗下降3.6%,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8768元和5571同比增长17.9%和27.4%。物价涨幅稳定在5.4%。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较预控目标低了0.8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持续上升、稳健加速的基础条件还不牢靠、内在动力还不强,总量在全省占比仍然偏低。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步伐较慢,资源利用效率、科技转化率和企业增加值率较低,开发区和园区规划及其功能还不能满足产业转移、规模聚集的需要。三是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后劲不足,缺乏重大、骨干项目的支撑带动,前期项目策划储备也不够充实有效,项目投融资渠道狭窄、市场竞争力较弱。四是消费受居民收入水平低、市场环境等因素制约,以及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及水平所限,增速趋于平缓。五是城市和小城镇规划综合承载能力较弱,城乡服务业还不活跃。这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的起步之年。根据市委四届一次全会精神,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要求,以经济追赶、民生优先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发展为主线,突出工业主导强动力,强化三区开发优环境,统筹城乡建设搞配套,力抓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融资运作,力促产业联动和集群发展,力推社会管理创新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激活非公有制经济,壮大县域经济,提升服务经济,努力促使全市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谐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

着眼宏观环境和发展形势,结合我市实际需要,兼顾基础和可能条件,提出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总量突破120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规模达到12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左右,总量达到32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其中出口1.5亿美元,增长16%。辖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10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3.6亿元,增长2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1900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80元,增长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3.7%和3.8%。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6‰以内

一、大力提升投资规模和增速

坚持投资主动力不动摇,紧抓项目建设不松手有序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强市工程和建设东大门重大项目,保接续、强后劲。安排级重点建设项目230个,年度投资850亿元,其中续建97、投资537亿元,新开工133、投资313元;重点前期项目230个,估算投资3159亿元。

一是抓开工保续建。把握好工作节点和工程节奏,千方百计落实规划、土地、环评、节能、投资等建设条件,优先保障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重点区域、新兴产业等政策性投入。确保新建项目一季度开工30%、上半年开工80%三季度全部开工,确保续建项目优化施工、加快收尾、按期竣工。

二是抓前期强推进。重点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城镇化推进、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三农”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紧策划、储备更多的政策类项目。在与央企、科研院所合作方面,开发国地联建、产业联盟项目。对策划项目进行精选优化,对重点前期项目进行分类推进。

三是抓招商筹融资。突出产业招商、园区选商,紧盯央企、强企和发达地区深化合作,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企业来渭共建发展,合同引资实际到位400亿元以上加强政策、金融与项目的有效对接,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全年新增贷款120亿元,落实中省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强财政资金引导,推进社保、住房等基金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集合票据等新型融资,引导非公经济实体进入能源、交通、金融、民生等领域,撬动民间投资400亿元以上。

四是抓管理促建设。继续坚持市级领导“四个包抓”机制,坚持项目集中审批、集中开工、重点督办和定期通报制度,落实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加强组织协调、环境保障,加大前期跑办、手续督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工业增效、服务业扩规、农业提质,促进工农联动、产服融合,实现三次产业稳健协调增长。

一是强化工业主导。实施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保产、稳速、增效”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扩能升档,规模以上企业新增100户,工业增加值达到540亿元,增长22%。抓好蒲城煤化、陕化、渭化及韩城焦化等四大基地建设,加快实施节能技改、循环利用工程。引导拓日新能、紫兆环保、中联重科等新兴企业完善产业配套,提高附加值。加快韩城王峰、合阳山阳、白水雷牙等煤井开发,推进龙钢集团千万吨扩能、金钼集团钼及钼化工项目,支持企业产学研联盟和申报中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

二是壮大服务经济。用好文化强市30条政策,启动3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提升以山水城陵庙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业,开发动漫传媒、雕刻、会展演艺等文化创意产业,建好富平陶艺、华州皮影及韩城古城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在GDP的比重提升到7%左右。大力发展金融、担保、工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渭南陆港物流、潼关物流港、卤阳湖航空物流园等项目,抓好服务业综合改革和标准化试点项目。加强服务业组织领导、规划引导和统计考核,加大财税、土地、价格、注册等方面的服务力度力促服务业增长12%。

三是提高农业效益。围绕优生区、主产区和灌区,整合兑现中省各项惠农政策,扩大生态奶畜、有机林果、绿色瓜菜及优质粮等商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提升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中国白水有机苹果第一县、富平柿乡及韩城无公害花椒、华县无公害蔬菜基地等优质农产品外贸出口转型示范基地。依托雨润、安德利、陕富面业、富华乳业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扩大订单农业、品牌农业生产规模,激活农技、农资及农业保险等农村服务业,带动农业增加值增长6.5%。

三、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扩投资、促消费、保增长的主抓手,强化组织协调和部门联动,确保财政投入规模和各级配套,计划实施十大领域100类民生项目,年度投150亿元

一是抓好全民创业和劳动就业。加强创业就业援助和服务,落实创业就业小额信贷、财政扶持、税费减免等政策,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产业发展优先安排使用市内就业人员。力促下岗职工、低收入、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等群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确保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5万个,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就业100万人

二是抓好社保服务扩面提标。进一步扩大“新农保、新农合”参保面和低保、帮困、助残等保障面,全面推进市县中心医院、乡镇(办)卫生院(站)、村卫生室(社区诊所)标准化建设,改善计生保健、儿童福利、老年公寓和精神康复等服务设施条件。城乡居民看病住院补助提高50元,报销范围和比例提高10%

三是抓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建成市文艺、体育和博物馆三个文化中心主体工程,着手策划市工会职工文化宫、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大力推进县城文化广场、乡镇街道文化中心、社区(村)文体活动室(广场)建设,争创省级文化先进市。继续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镇村学校整合及职教园区建设项目,抓好农村初高进城、进重点镇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确保教育支出占比22%以上。

四是抓好安居保障和扶贫开发。统筹推进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及早做好投资安排和计划下达,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4.3万套,其中廉租房5000套25万平米、公共租赁住房700035万平米经济适用房10006万平米棚户区改造1.3万户104万平米大力实施秦岭北麓、渭北水保区和黄渭滩区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工程,集中连片建成70个扶贫社区和25个产业带。

五是抓好物价监控和市场监管。加大煤、电、油、运、气运行监测管理和产供销协调保障,做好粮食、生猪及蔬菜等大宗消费品的储备和供应。稳控电、水、气、食品、药品及住房等价格,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保健品安全监督检查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四、统筹城乡发展和三区开发

坚持城区扩容提质、园区强工聚业、景区兴游活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城乡互动、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创业环境、产业承载力和就业容量。

一是加强城市群建设。启动秦东城乡一体化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加快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向园区、景区延伸和配套。坚持把中心城市做强,实施重点工程123项,年度投资152亿元。加快高新区、经开区、卤开区组团式开发,巩固提升“一城五创”工程,重点抓好东入口、老货场改造、南塬防洪及公共绿化、街景美化、市容保洁、幸福安居工程,整治规范“六小门店”和市场环境,优化提升城市人行道、生活区和商业圈,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坚持把县城做大、把重点乡镇做优,推动富平、蒲城、华阴、华县与渭南中心城市的同城化建设,壮大提升韩城、大荔、合阳等县域中心城市,完善庄里、龙门、瓜坡、孙镇等4个省级示范镇标准化建设。力争中心城市(组团)人口扩增到58万人以上。

二是加强区域化统筹。研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滚动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和陕西东大门建设意见。实施乡镇站所及村庄旧宅空院改造整合、土地整理和治荒治滩造地三大工程,抓好建房、栽树、引项目三件实事,加快建设华山景区统筹城乡生态旅游开发示范区和30个重点镇、100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力促20万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研究实施潼关县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积极推进韩城、白水、澄城及工矿区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启动渭南-华阴、蒲城-富平、韩城-合阳等3个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

三是加强园区化承载。加强陕深合作,共建和申报国家级富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吸引外企、央企和东部企业尽快入园落户。支持高新区、经开区“以升促建”工程,推动卤开区在航空物流、通航专项等项目上取得突破。坚持一园一业、集群集中,明确10个县域工业园区的战略定位,完善科技、金融、土地和人力等产业链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厂房。研究落实园区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发展环境评估以及企业运营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力促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增长30%以上,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实现结构、效益双提升。

五、着力促进消费扩量提速

坚持以居民增收为基础,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消费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促消兴市及社会保障政策,力争社会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元,增长20%左右。

一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研究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配套措施,落实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津补贴正常调增机制。完善政策,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兴办实业和进城置业,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和养老、医保等补助标准。更多地增加群众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净增3132元和1109

二是努力扩大城乡消费。落实兑现农机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节能产品减税等政策,继续实施镇超工程、农超对接、万村千乡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蔬菜进社区等工程。开展特色商品展销会、购物节及商业庆典活动,加快培育电子商务、汽车、家装、文化旅游、休闲保健等消费热点。不断完善市场网络,优化消费环境,新发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0户以上,消费额占比达到42%以上。

三是努力提升外贸总额。继续扩大果汁、钼精粉、机电等资源类产品出口,支持有竞争力的支柱产品抢占国际新兴市场。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规模,支持交通、能源、化工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工艺和重大装备进口。研究落实全省关于促进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陆路口岸和渭南海关建设,培育发展10户外向型龙头企业,外贸总值突破2亿美元。

六、强化交通能源和水利建设

坚持把交通、能源和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投资、扩大消费的重要推手,抓住政策机遇,策划推进项目,打基础、强动力。

一是力推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渭河流域全境整治和治污力度,建成渭南主城区南岸、大荔农防和二华夹槽堤防主体工程,加快推进二华夹槽蓄滞洪区建设。继续实施黄渭洛流域水土保持、“引黄入渭”、“引清济”、灌区节水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大力推进重点推进卤阳湖、蒲城煤化等骨干水源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解决农村人饮40万人。

二是力推重大交通项目。加强与中省部委、厅局协调沟通,加快大西高铁、黄韩侯运煤专线建设,开工西南铁路复线工程。重点实施“四路一桥”工程,开工建设西韩物流快速干道、秦东快速干道、韩城-白水运煤通道、韦罗高速,加快推进渭南-运城秦晋黄河大桥项目前期工作。抓好108、310等国省道升等改造,建设区际非收费公路,新改建国省干线105公里、县乡公路200公里。策划启动城区-园区快速干道项目。

三是力推能源气化工程。加快建设韩、合、白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推进煤电一体化、城市热电联产工程。建成秦岭电厂上大压小第二台66万千瓦机组,强化太阳能光伏发电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富平、澄城330千伏和渭南信义、韩城禹门口750千伏输变电主网架建设继续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试点工程,加快韩城煤层气管网建设和通气接入,新建气化用户1.5万户。

七、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实行能耗总量控制和分类管理,落实节能减排指标,单位GDP能耗控制在2.606吨标煤以内,SO2COD、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4%、1.8%、1.6%和0.4%

一是抓低碳城市创建。研究出台低碳城市规划和试点方案,研究制定低碳产业发展促进办法,加大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低碳生产,倡导低碳生活。继续实施燃煤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10大节能技改工程,大力开展煤电、金钼、钢铁、水泥等企业能效对标,新建3-5低碳循环试点示范企业。积极争取“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试点和碳排放交易试点,推进黄金、金钼尾矿利用示范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和重点行业合同能源管理试点项目

二是抓关中水乡建设。围绕治水、兴水、活水,着力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着手编制城市水网体系规划,谋划组建市水务集团公司,策划推进秦东大水网建设。围绕蓄水建湖、平原建库,大力推进黄渭洛三河、卤阳湖湿地和滩区还林、还水、还湖工程,启动建设渭南中心城市一河两岸水景生态长廊,加快实施华山太华湖、华县少华湖和卤阳湖开发区天骄湖、天子湖工程。围绕县城和重点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统筹小河流、地下水等水系资源,积极实施“引水进城”工程,抓好拦水坝、蓄水库除险加固和集中供水工程。

三是抓林业生态工程。抓好秦岭北麓、黄渭河流域还山绿化、还滩育林工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启动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项目,实施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乡村绿荫化等八大林业工程。在城乡田间,大栽杨柳槐,广种经济林,全年造林35万亩,城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加强对已建成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加大对发电、煤焦、有色及食品、石材加工等企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监测监管,保护好城市水源地、空气质量及农村田园生态。

八、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

全面落实国省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制定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力推管理创新、对外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组建渭南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整合农牧、商务、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有关职能职权,在乡镇设立监管所,创新和完善“一个体制、二个机构、六大体系”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全面推开县镇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全覆盖。组建渭南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完成非时政类报刊社、重点新闻网站等转企改制,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进企业产权置换,整合粮食、物资、供销企业组建大型集团,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启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公示试点。完善水、电、气及药品价格改革及补助调节基金制度。创新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管理运行体制、投资融资机制。研究建设科技统筹、城乡统筹示范园、区示范带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配套政策,非公有经济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6.65%

二是扩大对外开放。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完善渭南内陆开放、招商引资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渭南陆路口岸、海关商检服务机构建设。落实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外商投资服务,年内引进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加快投资、环保、法律等服务业以及垄断行业、外贸市场的开放步伐,大力开展选商招商,狠抓合同项目落地的各项服务,加强深陕合作、区域联盟,共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一步深化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战略合作,整合关天经济区规划、中原崛起规划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规划,积极创建区域经济协作综合试验区。

附件: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执行计划表

 

 

 

 

 

 

 

 

 

 

 

 

 

 

 

 

 

 

 

 

 

 

 

 

 

 

 

 

 

 

 

 

 

 

 

 

主题词:计划   发展   通知

  抄送: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协,渭南军分区。

市中级法院、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部省驻渭有关部门。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5月14日印发

(共印150份)